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23章 离开

第23章 离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然知道,“在此华官民将尽为倭残辱”。做为驻外公署的最高长官,大难临头不为下属着想,不顾兄弟们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有这样的民族英雄吗?恐怕没有。非但如此,用老百姓的话说,连最起码的哥们义气都没有。

看到这个样子的袁世凯,也许有人会问:这还是那个刚到朝鲜时,光着脚不顾一切往岸上冲的年轻人吗?还是那个在甲申政变中,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冲在最前的年轻军官吗?人真的是会变的。是官当大了吗?是年龄长了吗?

看到袁世凯如此的可怜相,连公署的翻译唐绍仪都看不下去了。(唐绍仪也是一位对袁世凯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我们在后边会经常遇到他的)生死关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几次给李鸿章发电,代袁世凯求情:“在汉两署办公只余二员,今闻南北进兵,均即逃,无能挽留。仪(唐绍仪)一人译电、办公、断难理。袁道病又须照拂,势急情迫,乞速示。”“袁道病日重,烧剧、心焚,左肢痛不可耐。韩事危极,医药并乏,留汉难望愈,仪目睹,心如焚。韩事以袁道为最熟,调回尚可就近商办一切,无论和战,尚可图效。若弃之不顾,可惜!乞恩鉴。”

毕竟是自己的人,回来有没有用还在其次,看来袁世凯在朝鲜也真没什么大用了。朝鲜的事,在那里明摆着,要么是打,要么是和。无论打还是和,与袁世凯都基本无关。连唐绍仪都为其求情,李鸿章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同意袁世凯回国。

听到这个喜讯,袁世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左肢也不疼了,心也不焚了,东西早就收拾好了,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秒钟都不想待了,拎包就走。

但是,刚刚走出大门,又听到唐绍仪的喊声:“袁大人请留步。”

“公署的事你就看着办吧!实在决定不了就电报请示中堂大人。”

袁世凯以为是公署有什么事。嘴里说着话,脚下的步子可还是那么快。

“不是的袁大人,有急电。”唐绍仪已经气喘嘘嘘追了上来。

袁世凯本来还想让唐绍仪看着办,见电报纸已经递了过来,不能不接了。袁世凯接过电报,傻眼了。

电报写的是:“朝廷严令,袁世凯留汉坚守。”

电报为加急的最高级别,点名道姓,电文直白,足见事情之紧急。

怎么回事?就自己这点小事怎么还惊动了朝廷?

原来,李鸿章答应了袁世凯后,猛然想起这不是自己能决定了得。

赶紧发电请示,于是就有了这份急电。

肯定是走不了了。

走不了就回去吧!袁世凯这时候,不但左肢疼得厉害,右腿也动不了了,是唐绍仪费了很大的劲把他扶了回去。

袁世凯终于知道,不是中堂大人不让他回去了。和李鸿章毕竟有些特殊关系,说点没骨气的话中堂大人也能理解。自己当初三年任期满后就不想回来了,无奈和李鸿章绑在了一辆马车上。

现在,朝廷发话了,可不敢乱说乱动了。搞不好,好容易爬上来的官位丢了不说,脑袋丢了怎么办?二品大员有什么了不起,老佛爷一不高兴,还不如同碾死一个臭虫?上天保佑,自求多福吧!

还好,事后不久,因已决定和日本开战,朝廷终于同意袁世凯回国。

自一八八二年八月到一八九四年七月,在朝鲜整整十二年的时间里,袁世凯个人收获颇丰。

我们前边说过了,从一个白丁,破格被提拔为二品大员。

袁世凯是干事的人,在任期干了很多的实事、好事。比如,对中国在汉城等地的公署进行了扩建,增设了龙山分署和麻浦稽查委员办事处,也促进了中朝二国的经贸往来。站在清**的立场上,他是尽了他的努力,维护了两国的宗藩关系。

他也帮助朝鲜做了很多的事。比如:帮助朝鲜铸币,改革完善货币金融系统;帮助建立电报系统;帮助朝鲜发展新式航运业务。

他为朝鲜做的这些好事,朝鲜人民应该能够记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