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甚至比起宋太祖陈桥兵变都好的机会。
整个京城之中,百姓的怒火已经酝酿很久,只要稍稍煽动,他们就会爆发出来,而这股力量,足以让京中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
此前周铨总是以时机未成熟,婉拒董长青等的劝进,这一次不同,董长青他们决定要学赵匡义与赵普,先将黄袍加身之事做出来再说!
“我们这就同济国公一起去见皇上,要他放了宗尚书,由宗尚书来主持防务……不,由济国公主持防务,宗尚书从旁辅佐。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孙尚书,还是去翻他的预言诗吧!”
“是极,是极,皇上身边尽是无能之辈,济国公、宗尚书这样有才有德之人却受到排挤,如今事情干系到我们的身家性命,再让他们胡闹下去,我们全部要成为金贼棒下之鬼了!”
“京城之大,已经容不下一个正人……这等情形,必须改变,我们一起去见皇上!”
“同去,同去!”
赵桓登基时间不长,可是错误频出,特别是先后几次败给金人,可以说个人威望扫地。而东海商报等报纸却将周铨麾下战绩大肆宣扬,因此京中百姓,人人都对周铨抱有期待。
原本只是几百人在呼,很快就变成千人,甚至数千人同时欢呼,要与周铨一起去面见皇帝。
这么多人呼起来,声势极大,越来越多的人被惊动,越来越多的军士、百姓都走出住处,问明白事情之后,他们也加入到这高呼的队伍之中。而且这些百姓见周铨不肯,一个个拜倒跪下,若说最初之人还有投机之嫌,可到后来,他们就都是诚心诚意。
周铨一时无语。
这种情形,也出乎他的意料,因此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然后他身后,董长青退了两步,翻身拜下:“主公,以京城百姓身家性命为念,以华夏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
他声音极大,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紧接着,周铨别的随从护卫,也纷纷拜倒。只不过那些文人都是跪拜,而亲卫武士则是单膝跪下。
“以京城百姓身家性命为念!以华夏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
两百余人一齐开口,其声势也非同小可。
周铨独自站在那里,身边周围,尽是跪伏者。他略有些茫然,又有些飘然,但更多的还是惴然。
这真是自己想要的么?
是,他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要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他要带领这个民族,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成为这颗小小蓝星的主人。他要让自己的民族后裔,不需要因为生存空间不足而去削减自己的后代,不需要因为自己的领土而受小国讹诈,不需要在自己的近海看到别国军舰耀武扬威……
但象现在这样,他一人站立,所有人跪伏,真的是他所要的么?
周铨不敢肯定这一点,此时他还怀有清醒,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比此时人聪明太多,自己只不过是占据了目光长远的先机。
如果,自己就象这样,接受所有人的跪拜,会不会在飘飘然中被这个时代所同化,失去自己长远的目光?
迟迟没有听到周铨的回应,董长青急了。
赵普一直是他的偶像,那位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因为抓住了两次机会,所以才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文臣。现在,董长青也遇到了和那位一样的机会,他不能让这机会从自己手指缝溜走!
他心中暗恨,自己没有准备一块黄布,否则就该套在周铨身上,让他也来一次黄袍加身。
就在董长青心中焦躁不安之际,他听到周铨微微叹了口气。
有些无奈,又有些释然。
“宗尚书无过被贬,此事确实不公,我既在京中,不能不管,既然诸位有此心意,那么,可愿听从我之命令?”周铨缓缓道。
“愿意,愿听!”众人都是大叫。
“丑话说在前头,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是听我命令,我会以军法相约束,轻则军棍,重则悬首,你们也愿意?”
“与其被金人所杀,还不如受周公之棍,我等皆是愿意!”
周铨深深吸了口气,他回过头,看到单膝跪着的人中,武阳赫然在列。
“京中发生如此之事,金人奸细必然会给金人报信,所以我们要去寻皇上讨个说法,却也不能弃北门不顾——武阳,北门防务,我就交给你了,这位将军,你随我去见皇上,但你之部下,却得留在此处,听从武阳指挥,你可愿意?”
北门那守将才站起身来,听到周铨之话,他毫不犹豫又跪下:“愿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