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永远是最好的科研动力,布劳恩还真拨付了资金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在实验室里德国科学家们发现,模拟弹头被安装在用『液』氮冷却的屏蔽罩内或温度较低的弹壳内,再抹上一层铁氧体这一种隐身材料,雷达截面减小了不少,而随着科研的继续进行,他们又发现如果将弹头设计成锥型,更加能够降低雷达截面。
只可惜的是,由于技术实力有限,他们曾设想在弹头上安装气动舵、在发动机喷管外安装红外辐『射』吸收装置、利用一种小型且高效的计算机来执行预设好的导弹机动飞行程序、发动机推进剂中添加复合剂以降低发动机喷焰的红外信号进而改变红外辐『射』的频谱等等,可这些方式方法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在实验室里都实现不了,实际生产又怎么可能呢?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每一次重大科学实验的成功,都会有无数的妈。
在隐身突防方式研究中的失败并未让这些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员气馁,他们很快就想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那就是机动突防,这种想法的诞生还是源自于一名科研人员的哥哥是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俩人偶然之间就曾聊过一些海军航空兵鱼雷攻击机,是如何才能避开敌人多艘战舰形成的密集防空网而最终将鱼雷准确『射』向目标的,这名科研人员的哥哥给出的答案很让他振奋——机动,利用良好的低空飞行机动『性』,避开火力较为密集的地区,尽量寻求火力的真空区实施突破。
机动突防概念的到来很让人振奋,既然飞机都可以机动来实现高效率突防,为何导弹不能呢?德国科学家们开始设想让导弹也采用变换突防弹道的方式来提高突防成功率,即在弹道上采用机动变轨飞行,这就需要通过严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改变导弹的惯『性』抛物线飞行弹道,使导弹具有快速助推、助推段机动和变化弹道的能力。
这种突防设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击打棒球,因为如果将突防的导弹弹头比喻成棒球,那么球棒便是对方的拦截武器,棒球手显然是先用“眼睛”这种导弹预警系统来发现来袭“棒球”,然后才依靠自身判断力做出“棒球”运行轨迹的预测,并挥舞球棒实施“拦截”,双方都处于急速运动状态,只要棒球手经验老道且预判准确,击球成功就是必然的,可一旦“棒球”突然改变飞行轨迹呢?球棒还能打得着吗?显然,不能。[]大国无疆144
如何让“棒球”突然改变飞行轨迹,这个研究工作可谓是难度不小,这难度可不比让高速公路上以两百多公里时速疾驰的跑车,突然改变一下方向,然后又立马回到原本方向还要困难,每秒钟飞行速度在几公里甚至更快的弹头,眨眼功夫间就窜出了大老远,真要是变了轨迹,突防率是高了,命中精度可也就跟着低了。
所以,机动突防的实现关键在于变来变去的灵活自如,经过理论研究发现,改变弹道轨迹的重要方法就是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飞行控制,这就好比足球运动员能够让自己踢出去的任意球,能够在绕过人墙之后立马改变轨迹以『迷』『惑』守门员,然后足球『逼』近门前,还再一次的变轨机动,这样一来晃晕守门员都足够了,更不用说进球。
然而可惜的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德国科学家们才发现,这种机动突防是一种有预测的突防,因为不管是击打棒球还是踢足球,都是可以预知到对方是必定要拦截的,而且还知道是采取什么方式,大概是在什么位置到来,这如同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驾驶员,看到有人正横穿马路,打方向盘让汽车绕了过去之后,不至于撞着对方又很快切回到原定行车轨迹。
而现在摆在德国科学家面前的困难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木有可以对高速飞行导弹实施拦截的武器存在,用导弹拦截导弹这种想法并非是天荒夜谈,德国科学家们在导弹制导系统研究中就曾想到过红外制导这种方式,即给导弹安装红外导引头,让导弹捕捉到了明显且强烈的红外特征就奋起直追,直到位置靠近后爆炸开来实现毁伤目的,但这种技术对德国而言还只能是一种设想,根本就还无法实现,而且德国科学家们也认为,哪怕是共和国也不可能领先他们多少,所以导弹打导弹这种低概率事件,最大的用处就是自欺欺人。
当然德国科学家们也曾设想过假如对方也发『射』类似于弹道导弹的武器来升空拦截,变轨机动技术自然能够使敌方预警系统难以提供较长时间的连续预警,进而无法准确跟踪和定位,使得拦截武器无法升空进行有效拦截,可这种技术着实困难重重,高弹道、机动滑翔弹头等技术看似简单,到那作为支撑的跟踪定位、数据传输、遥控制导等技术,哪一个不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关。
而且仅仅是为了这种机动变轨能力,德国科学家们就不得不为了确保导弹在助推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的机动突防能力过关,就先得预测拦截轨道、初步设计再入段变质心控制弹头的弹道,进而采用遗传算法、微分对策理论、虚拟目标点和椭圆弹道理论等等对弹道进行优化设计,这对于过载技术都难以解决的他们而言,却是太过困难了,一旦为了这种效率也不见得是百分之一百的机动变轨能力投入大规模研究,必定会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还想要和德国核物理研究相互比拼的火箭专家们而言,他们也都宁肯支持多造几枚导弹,也不进行这些繁复的研究。
除了基于现实技术的猜想之外,造成方案被废掉的原因还有实施机动变轨的导弹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控制系统,对导弹的飞行轨迹进行严密、迅速和有效的控制,这种技术难度可比让机床设备实现多轴联动困难得多,光是想一想这目的实现的困难程度,就足以让科学家们退而求其次,想到了加固突防这种经济『性』极高的方式。
加固突防顾名思义就是要给弹头进行包覆加固处理,根据纳粹德国多年的战争经验表明,防护目标被摧毁都是防护能力不够,像坦克、装甲车、飞机等之所以会被击毁,除了没有避开打击这一因素之外,就是防护做得不够好,所以德国科学家们就设想,导弹实施弹头脱离之后,再入大气层的弹头面对的顶多是对方的防空火力拦截,什么高爆弹、杀伤破片弹等等,是否可以给弹头蒙上一层“金钟罩”以提高抗打击能力呢?
德国科学家们想到了给弹头加装合金外壳,又联想到难产的隐身突防,将加装装甲防护材料和隐身材料结合在了一起,给弹头蒙上两层防护,这样一来,哪怕是有一枚炮弹近距离爆炸,也恐怕一次『性』就搞掉一枚核弹头了,而后来德国科学家们发现高能量的爆炸会产生很多的粒子流与电磁辐『射』,这些同样会给弹头造成伤害,因而他们又想到了再加一层特殊防护,这一防护层由镁铝合金构成,形成整体式的电磁屏蔽防护,结合届时安放在内部的一些滤波器、保护电路等,对弹头内部的电子电路进行防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道“呵护”。
再有后来有人提出的多枚导弹一同发『射』的特殊多弹头突防概念,这才让布劳恩觉得,哪怕他的战略导弹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那么这一枚核弹头也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而且一次『性』发『射』就不是一枚,而是多枚同时发『射』,看谁还能来得及有效拦截?
讨论会议很热烈,只可惜的是,目前德国的核试验装置还大得如同储油罐,个头实在粗实了些,真正武器级的核弹头,看来还有很长路要走,即便是这样,也足以让希特勒会心一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