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场地来讲,纳粹德国的选择并没有错,在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攻势下,非洲尤其是北非的盟军早就被消灭干净,而作为北非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阿尔及利亚,更是地广人稀人迹罕至,将首次核试验场弄进茫茫沙漠里,更是为了保密需要,没有卫星侦查手段的美英之所以未能掌控纳粹德国的核计划进展,就充分证明德国人的选择是正确的。
三万纳粹德国党卫军工程部队在试验场也是需要生活的,他们开辟了生活区和实验场地建设区,修建了类似于野战机场的航空兵基地,建设了雷达站、兵站、气象站等附属设施,宽阔的公路直通竖井的施工现场,各种专业化的施工机械都是在共和国对德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之前引进的先进可靠的,军情局的卫星在现场发现了一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在施工深井,按照共和国以往地下核试验的成功经验,竖井的孔径直径要在一米以上,这一点倒是极为符合地下核试验的标准。[]大国无疆140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国先后动用了时序遥感图像技术,对施工现场地质特征进行特殊照相,分辨率极高的可见光全灰『色』图像可以让许多细节显现清晰,因而多次照相都是进行灰『色』照相,而每张照片都经过形状、大小、『色』调、纹理等等专业分析,判断其核试验准备进度。
而黑白图像和多光谱图像,对可见光覆盖不到的近红外和中红外频谱进行融合处理之后制成的光谱融合图像,也起到极为重要的判断依据支撑作用,而最为直接的手段莫过于对试验场的三维地形分析了。
通过对数字高程模型、三维投影与坐标变换、目标遮挡与信息消隐、纹理图像映『射』等技术,再结合利用雷达回波信号的相位以及相位差信息,提取毫米级地表高程数据和微小地表形变信息的差分合成口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军情局清楚掌控着纳粹德军对当地地形地貌的人工破坏过程。
为了进一步掌控纳粹德军的地下核试验工程进展,在1946年10月9日,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努力,共和国第二炮兵部队成功为军情局发『射』了一颗雷达成像卫星,这颗卫星是属于军情局太空侦查力量储备计划中的备用卫星之一,不到关键或重大时刻是不会发『射』升空的,其昂贵的价格也是其高『性』能的重要体现。
这颗名曰“透视眼”的超大超重型雷达成像卫星,是共和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成立以来,所发『射』的卫星中最沉重的一颗,重达14.5吨这这颗卫星,采用多级捆绑大推力火箭才得以送入680公里高的轨道,沉重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有45米长、双帆板结构的太阳能电池阵,能够为合成孔径雷达提供不低于十千瓦的最低电源功率。
其雷达天线更是恐怖,有足足三个平面天线基阵还附带一个双极化l波段平面天线阵,每一个基阵都附带四个子阵天线,真要是凑近一看,能够看到天线上密密麻麻布置的发『射』和接收电波元件,所以如此之多的电子元器件一起工作起来自然“热闹非凡”,因而为了散发雷达发『射』器的热耗,卫星上还不得不加装了一块平板热辐『射』器。
这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之后不久,便开始利用自身主动发『射』的微波波束照『射』地球上的目标,微波穿透了臭氧层、大气层等等自之后,数千米深的泥土都被穿透或反『射』,而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自然被迅速接收,雷达成像之后的数据压缩后,利用卫星上的大型抛物面可跟踪通信天线,将数据发送给数据中继卫星,一张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只需30秒便能发送回地面的测控中心,
当然,之所以选择这样一颗超重卫星,主要是因为它不仅能“透视”地面,还因为采用了新型的聚光灯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当卫星掠过纳粹德国地下核设施施工现场上空之时,便迅速拍摄下一张张快照,虽然由于多普勒效应作怪,快速拍摄的信号会出现略微的失真,但这些数据被传送回地面后,都会被大型计算机进行数据修整,最终将一张张快照“拼接”、“修缮”为高清晰的图像,分辨率可达到0.3米,这样优秀的分辨率足以看清纳粹德军施工车辆的特征细节。
于是乎,纳粹德国在疯狂的修建地下核爆试验工程,共和国却在不断的加强情报侦查,双方都似乎在与时间赛跑,但时间却从不为任何所阻,一往无前的流逝着,当1947年公历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纳粹德国的“魔盒”计划终于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核装置起运。
1947年1月4日,德国武器装备部部长施佩尔亲临法兰克福,整个法兰克福也自打那一天起,竟然以“防备苏联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空袭”为由,进入了严格的夜间军事管制状态俗称宵禁,而在这种高压之下,共和国军情局也闻到了异常的味道,专门负责监视法兰克福的光学成像卫星、电子侦查卫星迅速加大搜索力度,很快发现了法兰克福周围的德国军营、机场等进入了战备状态,而电子侦查卫星截获的各种通讯电报也表明,德军即将启动或者已经启动一个代号“魔盒”的机密计划。
军情局严阵以待,而德军更是如临大敌,双方的焦点都聚集在了北纬50度05分47.88秒、东经8度36分27.78秒的德军核试验装置组装工厂,而由于德军防范严密,军情局安『插』在法兰克福的特工始终无法接近工厂3公里范围,只能远远的看着那类似于拖拉机生产厂的巨大厂房里,幻想里面一片喧嚣热闹,而红外遥感侦查卫星也难以发现结果。
因为德军似乎为了避免在浓缩铀加注过程以及核试验装置组装工程中出现纰漏,整个巨大的厂房其主体结构都是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并且还有厚实的防辐『射』铅层,其顶层厚度,估计连一千公斤的航空穿甲弹都没法洞穿,更何况在这巨大的厂房下面,才是真正的核心地带,因而侦查卫星上的什么多频谱数字成像相机、红外线超敏感热成像仪等都成了摆设。
1月10日,没有看到纳粹德国核试验装置的特工们,却发现严密监视的德国武器装备部部长施佩尔突然乘坐专机离开了法兰克福,军情局迅速调集力量监视这架专机,在德国境内巡逻的一架空军大型无人侦察机被迅速征调,最终发现这架专机降落在了德国最高统帅部核心秘密基地狼『穴』,难道施佩尔是去请示希特勒?军情局当时最大也是唯一的情报分析猜想便是这个问题。
任凭共和国军情局“神通广大”,也自然无法得知到施佩尔并未见着希特勒之事,那些天正值希特勒召开最高统帅部的密集会议,他正为如何应对共和国参战带来的不利局面,心情极差而且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施佩尔最终没能见着希特勒便离去了,因为在此之前希特勒已经签发了授权命令,施佩尔全权负责整个核试验,因而在没有向希特勒亲自报告最新进展之后还留下了一份报告,施佩尔便返回了柏林。
施佩尔在狼『穴』做了些什么、什么收获,军情局也并不想知道,施佩尔的专机降落在柏林的一座军用机场后不日,军情局就收到了隐藏在法国境内的特工所发回的情报,情报称德国驻法司令部竟然采用了最新的一套密电系统,由于信号短促,根本就来不及跟踪记录,而在伊拉克境内的共和国电子侦查站,以及在太空中的电子侦查卫星也都截获了短促的无线电信号,可由于信息量太少,根本没法展开破译工作。
德军新的密电系统勾起了军情局的破解欲望,当然也并未勾走对核试验的关注度,1月16日,德国国防军运输司令部开始莫名其妙的组织一支铁路工程兵队伍,对法兰克福至法国马赛的铁路线进行分段的再次检修,这条在平时承担大部分油料运输任务的铁路线,是德国获取经海运运抵马赛的北非出产原油的主要线路,频繁检查看似合理,却没必要如此隆重吧?
1月18日,军情局决定将侦查重点放在两个地方,其一是法国马赛港,其二便是纳粹德军的北非沙漠核试验基地,至于德军不管是采用铁路运输、公路运送还是直接空运,相信都会出现在这两个地方,与其将宝贵的侦查力量放在一个“看不透”组装工厂,还不如在半路上窥探究竟,更何况从法国马赛到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港口,光是直线距离就近八百公里,这一路上共和国国务院海洋局的海洋监视卫星,都能看个热闹,更何况军情局的各种专业侦查卫星。
当地时间1月20日深夜22点07分,守候在纳粹德军核试验装置组装工厂5.3公里之外一幢高层建筑上,连续几天都用高倍望远镜监视工厂状况的情报人员,发出了短促得只有两秒的一个信号——“毒蛇出洞”,而15分钟后,掠过该工厂上空的一颗多功能侦查卫星,也终于利用红外线敏感成像仪拍摄到了一张极为别致的照片。
照片上,许多代表发出红外特征的人体,很有规律的散布在工厂周围,其中红外特征较为明显的便是那些已经启动的坦克、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而红外特征很炫的,当然是缓缓牵引着由于一石油罐子似的重型牵引车,它那大功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咆哮着输出巨大的动力,以牵引沉重的核试验装置缓缓离开工厂,却未曾想到刚刚“抛头『露』面”,就被太空上的卫星照下了一张靓照,一分钟不到,这张靓照就展现在了军情局的指挥控制大厅大屏幕上,熬了几个通宵的军情局局长马丽华中将,终于感叹了一句——“偶滴个神,怎么这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