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去冀王府之前,路过的一处地方和一个人也是要看的。那就是目前在逢泽县任县令的表哥李元。
百里芸的外祖母这辈子只生了一胎,就是百里芸的母亲李茅如和舅舅李孚如这一对龙凤胎。当年在西北,外祖母和舅舅一家对她呵护备至,两个表哥李元和李今更是把她看得如瓷娃娃一般疼爱。百里芸一直都十分珍惜跟舅舅家的这份亲情。
舅舅家的大表哥李元比百里芸大六岁,从小师从江南大儒沈林老先生门下,直到李孚如离开西北、调任京都之后才离开。李元聪明,读书的底子又好,后来不负众望,于景泰二十年考取了当届的一甲。
那时一甲三名各有千秋,只状元郎稍微突出得明显些。景泰帝在李元和另一名一甲考生中间一打量,毫不犹豫地就点了李元为探花。
不为别的,谁让他又年轻又漂亮呢!
有李家和百里芸的关系在,李元其实完全可以直接授一个翰林院的从六品以上官职。可他却另有志向,平生第一次偷偷找了百里芸给他帮忙跑动官职。
不是往上给自己授更高的官,而是希望能先到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的县去当个县令。
大周的县令分上、中、下三等,品级最高从六品,最低正九品。
更何况翰林院是清贵无比的京官,而县令是外放,这等于又差了整整一个等级。
也就是说,李元的这个请求,在授官上是直直地往下走。
百里芸当时挺意外的。因为这个表哥平时是属于那种儒雅斯文、谦谦君子型的。她实在没想到他会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背着家里跑来找她,还是把自个儿的前程往下抹的这种怪事儿!
李元也就跟她说了实话。
以前,李元自己也是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读书人最光彩的,莫过于金榜题名、翰林出身。
可是自从一个意外的机会结识了闵圭闵大人,闵大人还很亲和地多次指点他之后,他的看法改变了。
李孚如也经常教导他,读书人要读书、要有学问,但不能读死书、学死学问。李元自以为已经十分明白且接受。但,直到听了闵大人的几次讲解,他还惊讶地发现,原来真正学识渊博、并且能学以致用的人,可以达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