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除去三国文明VS米国文明后续事宜需要处理之外,杨锐感觉一下又空闲了下来,是一种轻松的空闲,而不是那种忙里偷闲的空闲。
杨锐感觉自己一下子想开了,本来在诸葛亮与其谈条件的时候,杨锐才发现自己骨子里还是至高对权利充满着向往的,他虽然自己都不清楚,但是却是由诸葛亮给“勾引”了出来。
当诸葛亮谈及还要维持大汉气运一个甲子的时候,杨锐发现自己内心还是有些不情愿的,虽然他一直都没有明确想要称帝之类的想法,但是潜意识里还是存在着一些奢望的。
或者对于权利的追求就像是对于钱财和物质的追求一样,每个人应该都有天然的向往吧,因此杨锐具备这种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
同时这样的想法也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其实杨锐非常清楚,除了虚名之外,杨锐失去不了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和全力都是如此。
就像是眼下的情况,整个汉室小皇帝刘协及其身周之人都在杨锐的控制之内,甚至包括生活一干用度都是由杨锐来负担的,这与杨锐直接称帝当权其实没有多少差别。
杨锐的一个命令很快就可以转化为圣旨,只不过过程之中还要小皇帝刘协经手一下罢了,履行权利的程度并没有多少差别,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更加方便一些。
或者还可以利用小皇帝刘协的圣旨为借口,对其他诸侯势力用兵都很正常。
就比如此前与米国文明区域的国战,杨锐就完全可以以小皇帝刘协的名义强制某个诸侯势力动兵,若是诸侯们有所违背,杨锐便可以藉此为借口,对其他诸侯用兵。
类似的借口还有很多,每一个借口都可以是杨锐针对某个诸侯或者势力的理由,这些都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其他任何势力即使知晓其中的曲折,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就是史实和演义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便之处,汉室在杨锐手中就是一个强力工具,有很多时候比自己亲领天下都省好多力气,看起来来得更加正当一些。
当然了,这是杨锐自己给自己释怀的解释,并借此掩盖了其内心身处的一点点失落,这种失落杨锐自己就更加无法发现,也不会去发现了。
三国文明VS倭国文明国战结束之后,杨锐便借助汉室小皇帝这种“便利”,首先给自己以及参与其中的各方势力都加官进爵了一个档次。
借助小皇帝刘协的圣旨,杨锐又给自己添加了一个长期性的职务——护国大都督。
这一职务在史实和演义之中自然是没有的,根据杨锐部属郭嘉对圣旨的草拟,护国大都督一职泛指在三国文明区域出现对外战事之际,杨锐则自动晋级为该职务,统辖一切对外战事事务。
杨锐争取这个职务,首先是因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汉室能够册封职务的极限,无论是品级还是爵位,都是如此。
其次,杨锐也是为了接下来可能繁多的对外战事做好准备,届时可以不必再去经由小皇帝刘协进行任免,而直接领取相应的职务,以便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除去杨锐自封之外,他也考虑到了一众参与到三国文明VS倭国文明国战的其他势力,比如江东孙坚,杨锐便给他请了一个护国副都督的职务。